在過去的一年,防水行業在原材料上漲及下游整頓的夾縫中平穩著陸。根據防水協會數據,2021年全年防水行業的產量增速達到18.0%,防水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累計比2020年同期增長13.2%。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環境、疫情沖擊等多重考驗,2022年防水行業將呈現什么樣的態勢?會有哪些風向值得期待?
風向一:從粗放走向專業
從改革開放后,防水行業材料領域經歷了由“兩氈三油”時代、單一產品引領時代到多元化化產品百花齊放,一方面是由于技術的革新,另一方面則是需求推動的結果。應用場景由建筑防水擴大到工程防水,高鐵、地鐵、橋梁、隧道、機場、碼頭、堤壩、水利、核電、軍工等,需求端拉動的除了材料的更新換代,對于防水工程質量也日趨嚴格,勢必要求行業從粗放走向專業。
風向二:產業鏈條延長
在走向精細化的同時,為提升綜合競爭力,產業鏈條的延長成為一種趨勢。2021年全球原材料上漲,從能源到化工材料,原材料價格不斷飆升,世界各地的原材料都處在供不應求的格局之下,可以說是制約防水企業發展的一大因素。
同時,向上游延伸,加強上下游互動也是提升產研能力的重要支撐。
風向三:產品結構升級
優質的產品是撬動市場的關鍵,伴隨著需求的提升、政策調整以及市場的優勝劣汰,產品結構的升級優化也是行業轉型期的必然。新發展時期,隨著對綠色發展、職業健康、工程防火安全的要求,高分子等環保產品將迎來新契機,此外,舊改驅動下后建筑市場如修繕領域進入發展關鍵期,細分領域的產品創新成為企業發力的重要窗口。
依靠資金、技術、人才等優勢,不斷進行產品結構升級,提升產業整體實力,培養具有獨立發展能力的龍頭企業和產業集團,培養具有專業分工和差異化創新能力的企業,從而形成從低端向高端結構轉型的新增長,是行業轉型升級的內生驅動力。
風向四:綠色低碳成為布局重點
建筑領域碳中和的理念在過去的一年已經深入人心,對于產業鏈上的行業,防水領域也逐步謀局,在綠色低碳產品、生產制造工藝、施工工藝等方面下足功夫。隨著碳資產計算方式的明確,行業綠色低碳布局會越來越深入。
風向五:家裝防水迎來爆發期
近兩年,房地產已告別高速發展階段,房住不炒成為主旋律,但人們對于高質量房屋居住水平的需求也伴隨著二次裝修得以大幅提升,隨著大多數房屋已達到另一個裝修周期,家裝防水迎來爆發期,廚衛陽臺等應用占比或將大幅提升。
風向六:后建筑市場布局加速
中國建筑防水也已悄然進入“后建筑時代”。從2018年到2021年,國家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法規,推動老舊小區改造、推動城市更新的試點的工程。尤其是2021年,城市更新走上“快車道”。
從未來城市的發展的維度來說,城市已經不再是一個獨立的生產需求和獨立的居住需求,城市實際上是核心的產、商、文、旅、居、康、雅等幾個要素的疊加。
風向七:渠道下沉成為新趨勢
近兩年并購、跨界成為防水行業加速渠道整合的有效途徑,一方面大企業借助優勢資源、強勢渠道布局防水業務;另一方面,隨著消費者品牌意識的覺醒,對于產品質量越來越挑剔,雜牌產品逐步退出市場,渠道下沉有利于品牌產品加速市場布局,綜合系統服務得到市場的驗證與積極反饋。
風向八:科技創新掌握發展主動權
只有抓住科技創新,才能牢牢地抓住發展的主動權。近年來,高技術制造業引領作用較為突出。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高技術制造業利潤較上年增長48.4%,兩年平均增長31.4%,增速分別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14.1和13.2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的比重較2020年、2019年分別提高2.1和4.2個百分點,展現較強發展活力。
建筑建材作為“生產制造+服務”雙輪驅動的行業,科技創新顯得尤為重要,無論是從材料研發,技術工藝的提升,設計方案優化,到服務標準提升,都離不開科技創新。在新需求迸發與市場渠道整合的雙重刺激下,技術領域的革新也將迎來新的高潮。
風向九:智領防水新航向
任何行業都離不開社會這個大熔爐的鍛造,防水行業亦是如此。隨著科技進步,數字化、智能化也在不斷滲透防水行業,從生產制造端、倉儲物流、施工服務,到解決最后一公里的APP服務等,都離不開數字化賦能。
風向十:職業技能人才受到重視
近年來,中青年職業技能人才斷層成為制約技能傳承的瓶頸,技能人才的培養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參與者與踐行者,所謂“三分材料,七分施工”,足以證明職業技能人才舉足輕重的地位。
通過技術培訓切實提高技能水平,通過技能鑒定規范人才培養,通過“賽中學、賽中練”培養技能明星,讓更多人關注行業,成為從業者,為行業發展輸送專業技術人才,為行業轉型升級儲備生力軍。
無論世界環境如何變遷,作為防水行業企業、從業者,需保有持續奮斗的勇氣和信心,關注政策風向,關心行業發展,有序競爭,良性競爭,不斷推動行業煥發新生機。